新闻快讯 | 两会提案:建立制冷剂回收凭证制度,加强汽车制冷剂排放管理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递交了《关于建立回收凭证制度,加强制冷剂回收,降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提案》。提案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制冷剂回收凭证制度,二是加大制冷剂回收相关财政和政策支持,三是加速制冷剂全生命周期排放管控标准和法规建设。
图1 汽车空调制冷剂不同环节排放量占比
中国汽车空调主要使用HFC-134a制冷剂,是国内第二大HFCs消费行业。据统计,2021年我国汽车空调HFCs总消费量为34,105吨,排放量为27,792吨,相当于排放二氧化碳3,900万吨。绝大部分排放发生于空调日常泄漏、维修加注、报废拆解环节,因此加强汽车空调泄漏控制,妥善回收及处理制冷剂对削减HFCs排放尤为重要。目前,美国、日本及欧盟等主要汽车生产国家及地区已经对汽车空调制冷剂泄漏管控及回收处理制定了完善的政策及标准体系,明确各相关方责任并规范制冷剂回收流程,为我国开展汽车空调制冷剂排放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图2 汽车空调制冷剂排放控制成果
自2018年起,中汽数据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联合行业重点企业、协会和科研机构开展汽车行业HFCs削减技术及管理政策研究。研究发现,推动制冷剂全链条管理,加强制冷剂泄漏风险管控,对于助推汽车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制冷剂排放控制领域主要建议如下:(1)建立制冷剂回收基金补贴制度。消费者采购汽车产品时缴纳制冷剂回收费用,基金管理方统一管理征收基金,拆解企业按回收量收费。(2)加强汽车空调泄漏控制。建立汽车空调系统泄漏检测方法及限值,加强制冷剂泄漏监管,推动行业认证及准入检验。(3)规范维修及回收流程。建立汽车维修及拆解制冷剂回收技术规范,加大地方环保部门监管力度,严格禁止制冷剂直接排放。(4)推动回收技术研发,扶持制冷剂回收处理企业。加大对制冷剂回收再用技术的资金支持,调动制冷剂回收再用企业积极性。
友情链接
政府网站
行业网站
中汽中心网站群
中汽数据网站群